7月29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中美谈判会场外,两国代表刚结束两天的“建设性会谈”,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笑容满面地与中方副总理何立峰握手告别。可不到48小时,这位财长就换了一副面孔。他冲进华盛顿的媒体镜头前,张口就抛出一连串威胁:中国必须尽快接受协议!不听话?100%关税马上就来!
关税休战延期
其实在斯德哥尔摩,双方确实谈成了一点东西:把原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拖到11月11日。也就是说,美国暂停了对华24%的追加关税,但留着10%的基础关税没动;中方也暂停了同比例的反制措施。
美方嘴上说是“善意”,实际暗藏杀招。他们临时放开了点小口子——允许英伟达H20芯片、AMD MI308芯片卖给中国,中方则答应恢复部分稀土磁体供应。 可中方谈判代表当场戳破:这不算让步!你们的高端芯片封锁根本没停。
三重算计
贝森特最狠的一招,是拿中国买俄罗斯石油说事。他威胁道:“只要中国继续进口俄油,美国就启动‘二级关税’,直接加100%!甚至搬出刚通过的法案,扬言“最高能加到500%”。但中方根本没在怕。商务部直接回怼:中国买谁的油,轮不到美国管!实际上,中国已连续3个月没从美国进口一滴原油。
“盟友圈”幻觉
贝森特吹嘘的“反华联盟”,细看全是漏洞。欧盟虽然签了协议,但偷偷留了后手——准备了93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随时能对美国加税30%。
韩国憋屈:对美商品维持接近零关税,自己却要吞下15%的税率,还得自掏腰包买1000亿美元美国天然气。连日本都没切断对华稀土合作,生怕被美国拖下水。
双标逻辑
美方要求中国把制造业比重砍到30%以下,却绝口不提自家军费占GDP 3.5%全球第一。讽刺的是,美国刚砸520亿美元补贴本土芯片厂,转头就骂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这种“只许我放火,不准你点灯”的套路,连美媒都看不下去:“苹果在中国赚走60%的产业链利润,怎么不算倾销?
中方的反击
面对美方施压,中方甩出两张王牌。第一张是稀土牌:中国控制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美国军工和电动汽车命脉捏在手里。谈判前,中方已收紧稀土出口管制。 当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急着要求“立刻放开”时,中方只冷冷回应:这是产业规范,不是谈判筹码!
第二张是关税对攻:若美方真在11月重启24%关税,中方预案早已备好——对美国牛肉、猪肉加征70%报复性关税。今年前6个月,中国对美贸易额虽降了20.8%,但民营企业出口占比反升至56.9%,新能源汽车出货量暴增120%。
美国的软肋
贝森特敢这么嚣张,是因为国内快压不住了。 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萎缩0.5%,农业州大豆烂在仓库里运不出去。 特朗普更急——中期选举支持率跌到37%,急需对华“胜利”交差。
可关税大棒早砸了自己脚。美国通胀率仍卡在4.9%,普通家庭买中国商品得多掏90%的钱。纽约港一度积压百万包裹,清关瘫痪,逼得美国暂缓“小额免税取消令”。 连美国商会都警告:再闹下去,圣诞季货架全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