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印度受美25%关税冲击,调整策略转向中俄合作

发布日期:2025-08-06 07:07 点击次数:140

8月初,美国提高了对印度商品的关税,这对印度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根据印度官方的数据,7月份印度对美国的出口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7%,而8月份的出口预计还会减少10%。亚洲开发银行在《2025年全球贸易展望》报告中指出,印度正经历自2011年以来最严重的国际贸易挑战。摩根大通的最新分析也警告说,印度今年可能会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损失0.9%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印度的经济策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贸易重锤敲响,印度“世界工厂”梦断送

7月31日,美国白宫宣布,将对从印度进口的钢铁、铝材和汽车零件等商品征收25%的额外关税。印度商务部指出,这些商品占印度对美国出口总额的六成以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批评印度和俄罗斯是“停滞不前的经济体”,并警告印度,如果不停止与俄罗斯在能源和武器上的交易,美国会增加更多关税。

很快,数据揭示了这一情况。在7月份,印度对美国的出口量出现了十年来最大的跌幅。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公开表示,由于关税的影响,印度制造业接收到的订单大幅减少,很多出口企业开始裁员。孟买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下降了8.5%,《印度金融时报》评论说:“印度制造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从2024年下半年以来,美印之间的贸易谈判一直进展不顺。美国希望印度能全面开放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并取消相关关税。然而,印度政府因为国内农民的压力而无法做出让步。印度有超过四成的人口依赖农业,如果市场开放,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对莫迪政府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能源合作出了问题,印度不得不转头远离俄罗斯。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印度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再次引起关注。2025年上半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总量超过了9300万吨,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大约三分之一。然而,在美国施加压力之后,印度多家国有炼油厂相继宣布暂停购买俄罗斯的原油,这些公司包括印度石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和巴拉特石油公司等。

美国不仅在关税上施加压力。7月30日,特朗普宣布与巴基斯坦达成石油矿产合作协议,公开表示“将来印度可能会从巴基斯坦购买石油”。这一说法在印度引起了广泛不满,被视为直接羞辱。印度议会因此爆发了激烈的辩论,反对党领袖拉胡尔公开质问莫迪为何不称特朗普为骗子,而莫迪对此保持沉默。

能源形势突然变化,印度现在必须转向中东的欧佩克国家和西非地区寻找新的能源供应。这意味着印度放弃了之前多元化能源策略中与俄罗斯的合作部分。俄罗斯外交部对此公开表示遗憾,称印度和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干扰”。

中印关系出现微妙变化,防务和投资领域开始有所松动。

美国对印度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印度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出现了变化。7月24日,印度驻华大使馆宣布重新开放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这是近五年来的第一次。随后,印度外交部表示,将加速恢复中印之间的直飞航班。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中印之间的航线一直中断,这次航线的恢复被视为两国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六月底,印度的国防部长辛格带领团队访问了中国,这是五年来印度高层官员首次访华。到了七月份,印度的外交部长苏杰生又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上合组织的外交部长会议。根据公开的消息,印度的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建议政府简化中企的投资审批流程,并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与中企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预计到2025年的第二季度,印度收到的中国直接投资项目的备案数量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8%。

印度在过去五年里一直在实行“去中国化”政策,限制中国企业参与电信、科技和基建等关键行业。从2020年到2024年,印度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超过80名中国企业家的签证,清退了100多家中国应用程序,并冻结了多家中国企业的银行账户。现在,政策方向发生了变化,反映出印度在面对美国压力时,不得不寻求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

“欺软怕硬”还是大国博弈?印度面临的策略难题

印度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然而,当美国在贸易和能源方面对印度施加压力时,印度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强硬态度。7月底,中美两国在瑞典进行了第三次关税谈判,中国以“能源主权”为理由,坚决反驳了美国对中俄石油贸易的指责,并明确表示会延长反制措施。而印度却选择了妥协,不仅不再与中国保持一致,反而主动停止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印度在区域安全方面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方面,面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压力,印度加快了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希望能抱团取暖。最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公开提议重启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印度外交部表示会积极考虑。另一方面,印度在涉及核心利益时,不敢完全与美国对抗,政策摇摆不定,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印度的外交风格是“两边下注”。

在过去二十年里,印度的“平衡外交”策略为其带来了不少好处。冷战结束后,印度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了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多国争相合作的对象。然而,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和能源安全竞争的加剧,印度的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美俄三国之间的较量进一步升级,印度的外交立场变化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中国的政策显得更为坚定,这促使中俄两国加快了战略上的合作。到了2025年7月,在中国和俄罗斯共同举办的上合组织外长会议上,双方在“能源安全、跨境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等领域签署了15项新的合作备忘录。西方媒体注意到,印度在会议中的表现显示出对中俄关系的更加亲近。BBC的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正以一种更为实际的态度来寻找多边的安全保障。

印度国内正热烈讨论对中国的政策调整。国家转型委员会提出,放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限制,可以提升印度的制造业水平。孟买理工大学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如果能够引入中国的先进制造技术,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回升到6.7%。不过,印度的战略分析人士普遍担心,过于依赖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可能会增加印度对外部力量的依赖,从而影响国家安全。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印度同时与美国和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的做法让周边国家感到担忧。巴基斯坦外交部的发言人提醒说,如果印度在大国之间频繁变动立场,将会对南亚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中国的研究机构也提出要警惕印度总是倾向于对自己有利一方的战略倾向,并建议中国在与印度的合作中保持适当的警惕。

印度外交在压力之下将走向何方?世界局势迈入新纪元。

2025年8月,印度面临着重要的外交决策,全世界都在关注它的选择。美国利用关税、能源和军火等手段,迫使印度做出立场选择;俄罗斯则积极展示友好态度,希望能恢复传统的能源和国防合作;中国通过恢复签证服务、促进高层互访和放宽企业合作,努力改善与印度的关系。

印度的选择将对亚洲乃至全球的战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印度在大国之间犹豫不决,可能会加剧大国之间的竞争,削弱自身的谈判能力。但如果印度坚定地依靠中俄,可能会在多边体系中获得更多战略空间,但需要付出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和对外政策的巨大代价。

全球化进入了新的“碎片化”阶段,印度的每一个动作都对世界经济和安全产生了影响。对中国来说,印度的变化既是新的机会,也是新的挑战。中印关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亚洲供应链的重建,还会影响到区域安全稳定和全球大国之间的竞争格局。

从2025年7月开始,印度的每一个外交举动都让全世界捏了一把汗。中国还能放心吗?这个问题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找到答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点此关注我~

88彩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电话:
邮箱:
地址:
88彩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