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几天手机刷得我脑瓜子嗡嗡的,就这个“鸡排哥”的事情,真是越看越来气,越看越好笑。
你说他就不能安安稳稳炸他的鸡排吗?
怎么突然就成了“座上宾”了,走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的,看着那些个西装革履的,旁边站个他,怎么看怎么别扭。
上个月我看热搜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心说这人设迟早得崩,这才几天啊,评论区就有点藏不住了。
记得2018年,那个著名的“煎饼大妈”不是也火了一阵子吗,因为一句“月入三万也挡不住我儿子啃老”直接把热度拉满。
那时候大家也是一片叫好声,觉得她朴实、真实、有智慧,后来怎么样?
还不是慢慢回归了平静,大家再谈起她,也只是提一下当年的段子,没人真觉得她能去干别的。
这鸡排哥啊,大概也是一样,大家图个新鲜,看个乐子。
就说他现在这样,到底是真“高大上”了,还是被资本推到台前,赚一波眼球就撤?
我个人感觉,后者可能性更大。
你见过哪个真正做大事的人,是靠炸鸡排“炸”出来的?
不是说看不起炸鸡排这份工作,劳动人民最光荣嘛。
可你要说他能从鸡排摊直接跳到各种高端峰会,还能得到各路大佬的“青睐”,那这里面要是没点文章,我把手机屏幕吃了。
想想咱们自己平时在工作里,想往上升一级都得多努力啊,得考多少证,过多少关,磨多少嘴皮子。
他呢,凭什么?
就因为他“接地气”?
还是因为他代表了某种“逆袭神话”?
这神话听起来倒是挺励志,但细想一下,是不是有点太魔幻了。
2022年某个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的平均存活周期只有五年,竞争有多激烈,可想而知。
有多少踏踏实实做生意的人,每天起早贪黑,都没能出圈,他倒好,一下就“起飞”了。
我朋友昨天还跟我吐槽呢,说现在网上那些流量,真是不讲武德。
谁能想到一个炸鸡排的,能跟那些平时只在新闻里看到的人物坐到一起,这不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吗?
说句不好听的,他要是真有那个本事,当初干嘛不去搞个科技创新,或者投身教育事业,非得炸鸡排?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你看网上的风向,是不是已经开始变了?
一开始都是“励志哥”“真性情”,现在呢,各种“德不配位”“作秀”“炒作”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说明什么?
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新鲜劲儿过了,大家就开始用正常人的逻辑去思考了。
人呐,还是得认清自己。
你是在哪个领域擅长,就在哪个领域深耕,这才是正道。
非要被捧起来,去一个完全不属于你的地方,就算一时风光无限,那也只是镜花水月。
等潮水退去,大家会发现,你还是那个炸鸡排的。
只可能再想老老实实炸鸡排,味道都变了。
你说,到时候他再回到鸡排摊儿,还有人买他的账吗?
声明:个人观念点,结合其他网络信息写的,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