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场高开高走,大家都看到这波,市场气氛一下热起来了,其实不少人都等这一天很久了。大盘重新站上4000点,既让投资者心里稳了,也给未来行情带来新想象,不过我更关心的是,背后的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市场的力量正在往哪儿走?
其实涨幅这一看就知道,两市个股绝大多数都涨了,而且涨幅不小,2800多只个股往上涨,这场面,放眼全年来说,都算得上一波“小高潮”。成交量呢,也明显放出来了,高达2.04万亿元,比上一天猛增了1700多亿,没有量上不去的牛市,这个道理大家心里有数。而内资主力资金净流入11.65亿元,虽不算炸裂,但也传递出一个信号资金在试探着回流。不仅仅如此,加上沪指重新踩上5日均线,短线强势分明,市场说“风来了”,不是没原因。
大家不再只盯着大盘数字,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来了——谁在引领行情,哪条主线在发酵?我们顺着这波涨幅一磷化工、金属铝、存储芯片、机器人、CPO、AI电源设备强势领涨。你会发现,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紧紧连在一起。这不是简单的资金炒一锤子的概念,背后有深厚的逻辑支撑。
先说存储芯片跟AI方向,这波确实动静蛮大。谷歌最近正在推出最强大的AI芯片Ironwood,几周内就要全面上市。这个TPU第七代,性能、价格、效率三条腿走路,明确压了一波优势。更关键的是什么?全球AI领域的火爆,远不止技术本身,谷歌瞄准AI初创公司Anthropic,计划追加投资,一旦敲定,这家公司的估值可能飙到3500亿美元。由此带动的,除了美股AI板块嗨翻天,A股相关概念跟着涨也是水到渠成。
要说这些还不算直观,我举个例子。年初英伟达曾因为AI芯片短缺,单月市值暴增近2000亿美元。当时全球资本差点儿疯了。而这次谷歌新品登场,带来的这种资源重新分配,不仅仅只在科技圈里扩散,而是直接反馈到全球股市情绪,包括我们自己的A股。你会看到CPO这些板块,和AI上下游的电源设备板块一起,被主力资金抱团拉升。这场AI竞赛,已经成了全球资本竞速的新主线。
科技主线火爆之余,资源类品种其实也没闲着。短期来电解铝1-9月表观需求增长3.9%,这个速度在大宗商品领域不算低,且利润始终高位。另外一头,磷化工涨价逻辑也成立——上游湿法磷酸装置减产,下游需求复苏,直接带动黄磷价格走高。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多晶硅整合正在进行,700亿元级别的联合体平台酝酿中,未来有望带动新一轮产业洗牌。或者说,从资源到制造,中国的产业链正在经历一波提质升级,大资金没有理由不进来。
还有区域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成渝地区空间规划正式获批,这不仅调整了重庆行政区划,更催生了“两江新区”。类似的剧本在海南自贸港也在上演,12月18日全岛封关无疑将带来新爆发点。区域概念活跃,“炒地图”逻辑涨声不断,这其实映射出市场对确定性的刚需,在全国范围内挖掘能兑现的新增长点。
这一波多线出击,无论是科技创新、电力资源还是区域政策,汇成了一个重点——资金选择了有想象力、有壁垒的板块。这背后是一轮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大迁移。举个最直观的例子,上半年寒武纪股价一举超越贵州茅台,这颠覆了许多人传统的行业认知。其实背后传递的是,市场在重新给未来押注科技与创新。甚至国外还有数据统计,全球科技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超12%,创新成为真正的投资风向标。
我们再看昨日的“大涨”,表面是指数和个股全线红火,但实质是技术红利、产业升级、政策加持这三驾马车一同发力。包括华泰证券调高两融规模,其实也是给市场进一步注入信心和弹药。
这么一场“普涨”之后,市场当然乐观氛围浓了,接下来分化其实才是真正的较量。数据亮眼只是开始,真正能留到最后的,注定只会是跑赢创新周期和产业升级的优质赛道。我们可以乐观,但要保持理性。
未来走势会如何?AI和科技创新会带动多久,资金是否会持续追捧这些高成长、强壁垒的产业,还是会倒流到传统行业?而新的政策红利会不会引发更多赛道轮动?这些问题,其实才是每个投资者真正需要思考的关键,由此可见,对未来的押注,既关乎认知,也关乎选择,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