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上海长江口外海,中国第三艘海上移动机场“福建舰”第一次出海试验,这是这几年中国海军里最让人盯紧看的大事。
一个事实:福建舰是中国第一艘用电力弹射器的海上移动机场,甲板上有三条弹射器。一句大白话解读:以前是飞机自己加速冲坡,现在是有三条“大号弹弓”把飞机一把推起来,起飞更快、更稳、能带更多油和装备。
一个事实:福建舰甲板是平直的,没有过去那种上翘的“蹦板”。一句大白话解读:因为弹射器劲头足,不用靠飞机自己冲坡,省力又安全,坏天气也更好用。
一个事实:这次是海试,主要检查动力、转向、发电、刹车、通讯和千里眼等“全身器官”。一句大白话解读:就像新车上路,先看发动机、方向盘、灯光、电瓶都正常,再谈拉人跑高速。
一个事实:岛台上的超级雷达已经装上,面板多而大,专门盯空中和海上的目标。一句大白话解读:这就是更灵敏的千里眼,能更远、更快分辨谁是朋友、谁是陌生人。
一个事实:福建舰的体型比前两艘更大,外界普遍说是八万多吨级。一句大白话解读:肚量更大,能带更多飞机、油和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出门能顶更久、打得更远。
一个事实:海试阶段一般不会安排飞机起降,先跑完船体和系统的项目。一句大白话解读:先把自己身体检查透了,再让飞机来“上手”,这是按流程一步步来,少出乱子。
一个事实:电力弹射器不仅让战斗机起飞更轻松,还能把“带大盘子的预警机”推上天。一句大白话解读:有了空中“千里眼小飞机”,整支舰队像戴上了超大号眼镜,看得更清楚,反应更快,海上的说了算的天空更稳当。
一个事实:福建舰未来要和海上多面手驱逐舰、海上加油车补给舰一起工作,形成成套出海的队形。一句大白话解读:这不是一个人出门,是一个大家庭一起走,有保镖、有后勤、有眼线,才能远走高飞、遇事不慌。
一个事实:外界注意到福建舰的电力系统和弹射器要长时间稳定工作,这需要多次海试逐项验证。一句大白话解读:电力弹射器像家里一直开着的大功率电磁炉,要保证随时“点火”有劲,还不能跳闸,所以要反复试、试到放心。
一个事实:中国近年海上多面手数量增加,远洋补给力量也在跟着上。一句大白话解读:飞机再好也要吃饭,船再强也要加油,有“海上加油车”跟着,海上移动机场才能不紧不慢地跑长途。
更深入的观察是,福建舰的海试不会一次就完,可能从几次到十几次,把动力、超级雷达、信号干扰与反干扰等都练透,再安排飞机做触舰和起飞的动作,风险才真正压下去。另一种可能是,未来先让训练用的小批量飞机在近海做简化科目,逐步加量加难度,这样既能积累经验,又能避免一上来就“吃螃蟹”出大问题。
一个事实:有了电力弹射器,能用更多种类的飞机,包括看不见的飞机、载油多的打击机、以及带大盘子的预警机。一句大白话解读:这就像把球队阵容从“全是前锋”换成“前锋、后卫、队长、守门员都有”,既能打、也能看、还能守,赢球的把握更大。
一个事实:大家关心它什么时候正式加入队伍。一句大白话解读:别着急,海试是“体检+路考”,通过得越扎实,以后出海越放心。外界普遍判断还需要一段时间,把细节抠到位才会正式亮相。
夜里,甲板上风很大,值更的水兵紧了紧衣领,用抹布擦掉栏杆上的盐霜,耳边是电力系统低沉的嗡嗡声,远处超级雷达缓缓转动,他心里盘算着:等那第一架看不见的飞机被弹射器一把推起来,自己要盯住每一盏指示灯,绝不能让任何一个小故障坏了整场动作。你在屏幕这头更期待哪一幕:看不见的飞机“刷”地被弹出去,还是带大盘子的“千里眼小飞机”慢慢加速起飞?在评论里说说你觉得哪种画面更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