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画笔随意化——错把反弹当反转
案例解析:
这是某光伏龙头的一段k线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股价下跌到A点后,出现了一波不错的反弹后,又再次下跌,同时下跌趋缓,同时macd的绿柱面积也相应减少。然后再B点出现一根极具迷惑性的上涨阳线,并且假突破了小平台。
这段走势是一个极具迷惑性的走势。
缠论新手在此期间很容易会依据macd面积缩写,同时股价未创新低,而把B点误判为第二买点。
发生的错误的原因:
未处理包含关系,误判下跌笔结束抄底。没有在次级别的图形中,寻找趋势转折的依据,例如次级别第三买点的确定。补充一个知识点,缠论中判断一个中枢是否成立和转折,是利用第三买点或者第三卖点来确定的。
下图为该股的次级别走势图。
3.抢跑心态作祟,新手不要抢跑。
4.损失代价: 抄底后续跌28%
救赎公式:缠论画笔三铁律:
1.处理所有包含K线(高高/低低合并)
2.笔必须有效破坏前分型(上升笔破前顶)
3.最低3根K线(含合并后)、
思考题:
1.判断题:底分型的低点必须低于左右两根K线的低点吗?
2.至少需要几笔才能形成中枢?A) 2笔 B) 3笔 C) 4笔